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见习记者刁慈)4月28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依法保障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新闻发布会,发布新业态保险纠纷审理情况及典型案例等内容。
据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毅介绍,2021年建院以来,北京金融法院受理保险纠纷二审案件1796件,标的总额超过21.88亿元,涉及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纠纷占比15.92%。
发布会现场,北京金融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厉莉发布八个典型案例,她表示,本批案例聚焦商业嵌套模式下新业态保险中实际投保人的认定、新职伤险与商业险之间以及各商业险之间的衔接互斥关系、保险公司核保义务、“混同用工”模式下保险利益认定问题、无证驾驶拒赔案件中“近因原则”的理解与适用、重大利害关系条款的审查规则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争议突出的热点问题,并作出回应。
新业态劳动者可以同时主张赔付“新职伤”险与商业意外险吗?本次发布的“刘某与某保险公司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案”回应了这一问题。
案情显示,刘某系平台加盟商的众包骑手,每天必须购买众包骑手保障组合产品保险单后,方能使用平台APP接单营业,保障项目包括意外身故、残疾给付等。刘某在送餐过程中受伤,构成九级伤残。刘某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保险公司认为刘某符合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以下简称新职伤)情形,刘某已享受新职伤险赔偿,故无法再通过众包骑手意外险重复获赔。
北京金融法院认为,案涉意外伤害保险属于定额型人身保险,不适用损失填补原则,也就不涉及重复赔偿。刘某虽已获得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但新职伤险与商业意外险不是替代抵销关系,新业态劳动者可同时主张赔付,故判令某保险公司依约赔付保险金。
据法官介绍,新职伤险与意外伤害保险虽性质不同但亦不冲突,新业态劳动者发生相关职业伤害,既有权申请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又同时有权主张意外伤害保险赔付。若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得职业伤害保障待遇作为拒赔理由,则与意外伤害保险的初衷相悖,亦有违公平原则。而对于新职伤险试点地区的商业意外险产品,在保单特别约定或保险条款中载明“享受新职伤待遇的则不予赔付”的,若保险公司未能举证双方就此达成合意,该条款不产生法律效力,保险公司应当依约赔付商业意外险保险金。
本案阐明新职伤险实际承担工伤保险替代作用,同时阐明商业意外险作为人身险不适用损失填补原则,明确了新业态劳动者在获得新职伤险赔付的同时可基于商业意外险主张赔付的规则,有力保障了新业态劳动者的保险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