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公安机关创新为民服务举措 跑出服务“加速度”惠民生暖民心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公安机关创新为民服务举措 跑出服务“加速度”惠民生暖民心

来源:法治日报2024-10-10 09:29

  □ 本报记者 杜洋

  2022年,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安徽省六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立即响应,着手对全市补光装置进行摸排调研,寻找解决办法。

  看到家里吊灯的灯罩,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邵奇灵感突现,想到设计一个灯膜、灯罩来解决补光装置亮度刺眼的问题。按照这个想法,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历经数月技术攻关和无数次实地测试,最终确定通过在补光灯外部加装自研的不锈钢网状遮光装置来解决问题。

  2024年3月,六安市完成了对包含国省道沿线在内的714个补光灯的改造,保证了司机夜间出行安全,节省资金约785万元,赢得了市民的广泛称赞。

  “这一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显著提升了道路交通管理的人性化和精细化水平。这种务实的创新精神,以及积极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态度,正是我们公安机关时刻心系群众,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体现。”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汪勇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一直以来,公安机关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向科技要警力,不断探索新模式、好办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便利生活的需求,全面提升新质战斗力,彰显新时代公安工作新气象新作为。

  优化便民服务

  近年来,公安机关为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创新便民服务,以回应群众的新期待,践行公安为民初心。

  近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市民赵先生到市公安局雨山分局安民派出所替自家孩子办理身份证。办理业务时,赵先生发现孩子的材料都准备齐了,唯独忘带了自己的身份证。民警得知赵先生的忧虑后立即表示,可以通过“刷脸”进行身份核验。很快,民警就帮赵先生办理好了孩子的身份证。

  办事群众没带身份证,直接刷脸就能核验身份信息,这得益于马鞍山市公安局“周克武科技创新团队”在全省率先推出的“警民通·马上办”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推动由“群众自证”向“政府认证”转变。

  截至目前,“警民通·马上办”已累计为全市群众实现免证办理38000余件次。

  各地公安进一步推动服务型公安机关建设,加速“一窗通办”建设,有效提升了公安工作的透明度和亲和力,让群众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感受到法治温暖。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公安局将全市通办窗口11件硬件设备压缩成“三合一综合警务终端”,并同步研发“警易办”程序后台,实现各警种业务互联互通,缩短跨系统办理业务时间。

  辽宁公安打造“会客厅式”公安政务服务窗口,以温馨会客办理替代传统排队等候,积极营造“暖心、顺心、放心”的办事体验,真正做到了措施惠民、服务亲民、经办暖民。

  化解矛盾纠纷

  每一次纠纷的圆满解决,都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守。一直以来,公安机关不断探索化解纠纷工作方式,以更好的机制、模式提升解纷效果,回应群众殷切期望。

  今年4月,甘肃省白银市居民胡某夫妇因家庭矛盾报警。市公安局平川分局兴平路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夫妻矛盾较为尖锐,不及时化解可能引发暴力伤害案件。民警立即将该矛盾纠纷情况推送至街道综治中心,与社区、司法、街道工作人员联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经过多次对夫妻二人进行普法宣传和劝解引导,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据悉,兴平路派出所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警调对接”之路,即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为牵引,实现“三全量一闭环”矛盾纠纷处理新模式,与街道综治、司法、社区等部门合作建立警调对接机制。

  “该模式包括全量发现、全量推送、全量化解和闭环处置。全量发现是通过多维度排查矛盾纠纷,确保矛盾排查无死角、全覆盖;全量推送是将接处警及社区警务工作中发现的各类矛盾纠纷,全量推送至街道综治中心进行跟踪化解;全量化解是联合各调解组织,整合资源,进行多元调处;同时,民警对化解情况进行实时反馈,对复杂矛盾联合调处,并存档备查,实现闭环处置。”兴平路派出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所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056条,推送至街道综治中心1054条、化解1036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以上。

  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摸底、走访,对突出矛盾纠纷做好建档记录,跟踪疏导化解;建立健全“警+N”化解机制,联合多方力量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有效途径;着力构建纠纷“排查、研判、处置、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立足辖区实际,开展矛盾纠纷主动排查化解攻坚战,切实做好矛盾纠纷的“前端”预防、“中端”疏通和“末端”清零工作,持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解锁夏季“平安密码”。

  各地公安机关通过不断优化健全纠纷调解工作流程,实现“对症下药”“靶向施治”,全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解决停车难题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停车难题逐渐成为影响群众生活满意度的焦点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停车难,也成为各地公安机关关注的重点。

  “终于不用为下班回家没地方停车发愁了。”河北省石家庄市市民王先生驾车来到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门口,经保安核验预约信息以及身份、车辆信息后,顺利驶入院内停车,前后用时不到2分钟。

  “我局积极探索治理城市停车难问题办法,从今年8月9日起,每天下午六点半后向社会错时开放院内及车管所、各交警大队停车泊位,共计360个。”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局长王晓龙告诉记者,此举是继本市设立“限时段停车”潮汐停车位后,又一缓解市民停车压力的有力尝试,赢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回家停车难,接孩子停车更难。众所周知,每次接送孩子上下学时,校门口上演的“停车大战”“拥堵大戏”都让家长苦不堪言。

  为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民警通过走访问卷调查和160余次道路资源调查,以及对开发软件进行21次完善,自主研发了“码上回家·预约小精灵”小程序,实现“家长线上预约、学生扫码离校、系统引导接泊、车辆有序驶离”的全流程有序管理,有效解决了以往“车等人”模式下违法情况多、秩序乱的问题。

  一系列为民服务新机制不仅是对群众需求的有效回应,更是深化公安机关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广大民警通过不懈努力、务实创新,使警务服务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有效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展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智慧。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