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雪中送炭 似冬日暖阳——青海玛多法院干警60多年扎根高原司法为民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人物 > 正文

如雪中送炭 似冬日暖阳——青海玛多法院干警60多年扎根高原司法为民

来源:新华社2022-10-31 11:24

  新华社西宁10月30日电 题:如雪中送炭 似冬日暖阳——青海玛多法院干警60多年扎根高原司法为民

  新华社记者薛玉斌、李宁、柳泽兴

  扎根海拔4500米高原,克服苦寒缺氧,释法说理传播法治,倾心守护牧民利益……60多年来,青海省玛多县人民法院百余名法院工作者,风雨无阻奔走草原,风餐露宿巡回审判,公平公正调处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用忠诚坚守在三江之源谱写“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时代赞歌。

  “哪里有法院,哪里不公平的事就能解决”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平均海拔超4500米,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县。牧民长期“逐水草而居”,鲜与外界接触,过去遇到各类纠纷,多寻求中间人解决。

  “法院帮我调解纠纷效果好,一听说他们今天要来宣讲,我一大早就骑摩托车赶过来了。”在玛多县花石峡镇维日根村,法院巡回审判车停稳后,村民才让旦巴连忙迎上去,卸下宣传展板,摆好折叠桌椅,将写有“玛多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横幅固定在车身上。

  2022年7月14日,在玛多县花石峡镇,玛多县人民法院法官在审理案件。新华社发

  56岁的才让旦巴家里饲养着上百头牦牛,每逢放牧时节,因草场分配有时会与他人发生纠纷,过去遇到问题就找村里老人解决,可调解结果常常是双方都不满意。“谁和中间人关系好,中间人就偏向谁。”一些不公平的民间调解让才让旦巴感到不痛快。“有次调解结果是要回5头牦牛,其中2头就要交给中间人,还得是青壮年牛。”

  2022年7月12日,在玛多县冬格措纳湖畔,当地牧民群众在听玛多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法律宣讲。新华社发

  在法院一次入村宣讲中,才让旦巴趁着纠纷双方都在场,提出调解诉求。“法官先询问我们的想法,然后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开始调解。”当天,才让旦巴便和对方达成协议,心悦诚服地在调解书上签字摁手印。

  周智是玛多县扎陵湖乡第一牧业社牧民,家中有6口人。2017年,他与花石峡镇措柔村3名牧民签订承包协议,将自家440多只母羊承包给对方,协议规定对方每年要给自己50只小羊羔。一年后,对方不按约履行协议,电话也联系不上。“这440多只母羊可是我们家全部财产,家里人吃的穿的都靠它们。”3年间,周智往花石峡镇跑了五六次,始终要不回自家母羊。

  “对方多年拖欠导致家里经济困难,实在没办法了,就找法院起诉。”2021年7月,经玛多法院3次调解,周智和被告协商一致,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现在哪里有法院,哪里不公平的事就能解决。”

  2021年12月20日,玛多县人民法院“马背法庭”成员在下乡途中。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为减轻偏远群众诉讼负担,玛多县人民法院利用“马背法庭”“车载法庭”等载体,将法庭“搬”到牧民身边,及时受理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类案件。“巡回审判力度加大后,牧民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遇到困难会及时向法院求助。”玛多县人民法院院长钱快乾说。

  “哪里有案子,法官就巡回办案到哪里”

  玛多县地广人稀,1.5万余人散居在这片2.53万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上。牧民不方便离开草原,法官就走到他们身边。

  2021年12月20日,玛多县人民法院院长钱快乾骑着马,擎着“玛多法院巡回法庭”的旗子,下乡进行普法宣传。新华社发

  在玛多县扎陵湖乡擦泽村,玛多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才侦措手拿话筒释明法律,换位思考做群众工作,身后的巡回审判车沾满泥巴,但车身上的“法院”二字被擦得清清楚楚。“下乡时,要省着吃馍馍、糌粑和风干牛肉。有时候带的干粮吃完了,工作还没干完,还要饿肚子。每次下乡结束,嘴唇因为缺乏维生素,经常溃疡。”

  “草原上鲜有人家,哪里有案子,法官就巡回办案到哪里,有时一待便是几个星期,常常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雪。”

  “刚才还是晒得脱皮的大晴天,一会儿就冰雹当头雨雪交加,稍不慎就会陷入泥泞沼泽。”玛多县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郭海洋额头上有一道伤疤。一次下乡办案途中,汽车转弯时侧翻倒地,前挡风玻璃直接碎裂,划破了他的额头,头发都粘上了带血的玻璃碎片。

  2022年5月26日,在玛多县扎陵湖乡多涌村河源新村,玛多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才侦措(右)在进行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新华社发

  一次到海拔4300多米的黄河乡办案,郭海洋和同事挤在一间没有屋顶的废弃砖房里。高原深夜,冷风呼啸,不知是谁先起了头,唱起《在那遥远的地方》。随后大家齐声合唱,歌声穿过砖房,流向广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我们迎难而上、乐观面对。”

  常在草原办案,与家人久难相见。提起女儿,玛多县人民法院原副院长赛措吉心中五味杂陈:“女儿看见我就像陌生人一样,连晚上睡觉都不让我陪她,只要睁眼看到是我,就把我往外推。后来,每次分别她都搂紧我脖子,舍不得让我走。”

  2021年12月20日,玛多县人民法院院长钱快乾(左一)给当地牧区群众宣讲法律知识。新华社发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长期扎根高寒缺氧牧区,玛多法院法官和司法警察多数落下心脏病、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等“高原职业病”,兜里也常备速效救心丸。在玛多县人民法院工作7年的法官助理李明,脸蛋上已留下两坨深深的“高原红”。“牧民通过法院感受到公平正义,每当听到群众对法院的称赞,心里就不觉得那么苦了。”李明说。

  “村民们打心眼里把法官当亲人”

  “瓜珍切(藏语,谢谢),还是瓜珍切,感谢法院帮我要回了看病的救命钱。”在玛多县人民法院“姊妹湖调解室”,花石峡镇花石峡社区党支部书记更尕搀扶着69岁的藏族阿妈卓玛吉,送来一面写有“一心一意为民办事,依法办案快速到位”的锦旗。

  2021年12月20日,玛多县人民法院院长钱快乾(左三)给当地牧民宣讲法律知识。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4年前,被执行人租下卓玛吉等30多名村民扶贫项目的房屋,恶意拖欠房租21.3万元,也拒不执行和解协议。”经法院不懈努力,被执行人支付了执行款,卓玛吉隔天便收到应得的租金。

  2021年5月22日,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后,玛多县人民法院搭建临时办公板房,确保司法服务“不停摆”。近日,记者走进临时办公板房,看到四周悬挂有12面锦旗,许多都是基层村民送来的:“维护群众利益如雪中送炭、情系联点群众似冬日暖阳”“头顶国徽执法、心存正义公正”“人民公仆、情系百姓”……

  2021年5月26日,在抗震救灾临时办公点的帐篷内,玛多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更周措(右)在手电筒照射的灯光下进行立案登记。新华社发

  “我们法院八成案件都与牧民有关,大都涉及藏汉双语,一字一句彰显着法律尊严,不能马虎大意。”今年26岁的更周措,201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已担任法官助理2年时间。

  2022年7月12日,在玛多县花石峡镇吉日迈村,玛多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才侦措(中)在开展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宣传。新华社发

  今年秋天,更周措今年第二次来到玛多县花石峡镇东泽村,用藏语宣讲着民法典,为村民发放汉藏双语法律宣传手册。高原缺氧,每次蹲下站起,她都大口喘着粗气。东泽村党支部书记关确说:“法院进村宣讲效果很好,村里违法犯罪案件少了,村民们打心眼里把法官当亲人。大家一听说法院来宣讲,总会端来家里最香的奶茶、献上最洁白的哈达。”

  视频记者:薛玉斌 李宁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

  • 新疆为保护世界级非遗《玛纳斯》的立法正式实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